去山顶看看:一堂藏在攀登里的成长课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作者:李昕】 【发布时间:2025-09-08】 【点击量:

清晨,窗外微黄的梧桐叶仿佛染上了我的疲惫。看着学生周记里“想看看更高处的风景”的字迹,我突然想起心底那声搁置已久的呼唤:“去山顶看看吧。”这不仅是对片刻宁静的向往,更像一场给自己的“成长试炼”——就像我总对学生说的,真正的进步,从来都需要主动迈出舒适区。

晨光揉碎在薄雾里时,我已踩上了山间的石阶。石阶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弧度,路边的野菊沾着露水,像极了课堂上那些怯生生举起又悄悄收回的手。我蹲下身轻碰花瓣,忽然想起上周那个因测试失利而红了眼的女孩,当时我蹲在她课桌旁说:“每朵花的花期不同,你只是在攒力气。”此刻风掠过树梢,沙沙声像是自然的回应,我深吸一口混着松针与泥土气息的空气,连备课留下的肩颈酸痛,都仿佛被这清新揉散了些。

640 (5).webp

越往上走,路越陡。后半程的石阶几乎嵌在岩壁上,沾了露水的青苔让每一步都得格外小心。走到半途,我脚下一滑,下意识抓住身旁的灌木,掌心被细枝划出几道浅痕。看着渗出来的细小血珠,我忽然笑了——这不就像上个月的公开课吗?精心准备的互动环节突然冷场,我站在讲台上,手心也攥出了汗。但那天我没有慌,而是笑着请学生分享“最想忘记一件事”,慢慢把课堂拉回正轨。就像现在,我拍掉手上的泥土,从背包里翻出创可贴贴上,继续向上。累到腿打颤时,就停下来看看远处的云,它们慢慢飘着,却总能越过山尖——原来所有的“难”,都不是用来困住自己的,而是用来证明“我能行”的。

当山顶的风裹着凉意扑到脸上时,我几乎是踉跄着扶住了观景台的栏杆。下一秒,整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攥住了:连绵的群山铺展开去,云雾像轻纱般绕着山肩,山脚下的村落冒着袅袅炊烟,连平日觉得遥远的云朵,都仿佛伸手就能摸到。阳光从云层里漏下来,在山谷里织出金色的网,那一刻,所有的疲惫都变成了“值得”。我想起自己刚入职时,总怕教不好学生,怕辜负家长的期待,常常在办公室哭完又接着备课。可现在看着这山顶的风景,突然明白:就像登山不能跳过半山腰的崎岖,教育也没有“捷径”——那些熬夜改的教案、反复磨的课、耐心聊的天,都是铺向“山顶”的石阶。

我坐在山顶的石头上,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,写下今天的感悟:“所谓成长,就是既敢直面脚下的荆棘,也能抬头望向前方的星光。”风把笔记本吹得沙沙响,我忽然想把这片山顶的云、这阵带着松香的风,都讲给我的学生听。我想告诉那个测试失利的女孩,山顶的风景很美,但半山腰的坚持更动人;想告诉那些总怕犯错的男孩,偶尔的滑倒不可怕,重要的是站起来时手里多了份“小心脚下”的经验。

阳光洒满全身暖暖的,恢复了力量,开始下山。路过早上那丛野菊,发现有一朵已经悄悄绽开了。我摘下一片带着露水的松针,夹进笔记本里——这是给学生们的“小礼物”,也是给我自己的纪念。走在熟悉的石阶上,我不再急于赶路,而是慢慢感受脚下的踏实,就像回到课堂时,我学会了放慢节奏,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。

其实“去山顶看看”,看的从来不止是风景。它是让我在忙碌的教学里,重新找回初心的方式;是让我在遇到挫折时,想起“再走一步”的勇气;更是让我懂得,要珍惜每一个“当下”——珍惜课堂上学生眼里的光,珍惜备课时窗外的晚霞,珍惜攀登时每一次心跳的力量。

以后,我会带着学生们来这里。不是为了让他们记住山顶的风景,而是想让他们亲身体会:所有向上的路,都需要一步一步走;所有值得的事,都需要一点一点等。而我会一直陪着他们,像今天这样,既做引路的人,也做和他们一起向上的人。





图片
END

作者:李昕
编辑:潘岳
初审:李鸣
二审:胡振义
终审:潘明志
来源:


上一条:无

下一条:“茧”印师途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