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职教故事系列:微笑如光,照亮了前行的路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作者:郭梦云】 【发布时间:2024-11-22】 【点击量:

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内心的自信与力量。”从教三年,我遇到了众多学子,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他们各有自己的闪光点。而在这些学生中,有一个女孩,给了我特别深的感触。她叫小涵(化名),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一个特别的存在。

图片

初次见到小涵的时候,她正默默坐在教室的角落,低着头,不与任何人交流。她的腿部有明显的残疾,行走困难,平日里上下楼都需要别人搀扶。那时,我刚刚成为一名职高教师,还在学习如何去走进学生的内心。然而,小涵的沉默和自卑让我心疼,她的眼神总是流露出不安和回避,仿佛害怕被别人注意到。有一次,我决定主动与她谈话。那天课间,我故意放慢脚步,走到她旁边,轻声问道:“小涵,最近怎么样?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?”她略微抬头,勉强挤出一丝微笑:“老师,我很好,谢谢您关心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仿佛随时会被风吹散,但却透着一股倔强。

不久后的一天,我决定家访小涵。带着一些水果和文具,我来到了她的家。那是一间不大的房子,简单却干净。她的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,谈话中我了解到,小涵自幼患有脑瘫,家里为了她的治疗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。小涵的母亲说:“她一直很努力,也很坚强,但有时候,我看到她那种拼命却又无奈的样子,真的很心疼。”那一刻,我感到眼眶有些湿润。离开小涵家时,我看到了她站在门口,微笑着目送我。那笑容中,藏着对生活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盼。

回到学校后,我更加关注小涵。每次课间,我都会走到她身边,询问她的情况,和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。慢慢地,她开始向我敞开心扉,也愿意在班级活动中主动参与。虽然她的腿脚不便,但每次上课,她都坚持爬上四楼的教室,从不抱怨。那种默默努力、不愿被人看轻的态度,深深感染了我和全班同学。有一次班级组织了一次手工课。我注意到,小涵虽然行动不便,但手工却做得非常精致。她用微笑回应了同学们的赞美,我看到她眼中的光芒,比任何奖项都耀眼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涵的表现越来越好。她不仅在学业上有了很大进步,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各种活动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面对实习的机会时,她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。她主动找到我,满怀期待地问:“老师,我也可以参加实习吗?”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,然而由于身体原因,学校最终没有同意她参加这次实习。那一刻,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失落和无奈,我也心中沉重,感到力不从心。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,我只能安慰她:“小涵,虽然你不能参加这次实习,但我相信,只要你继续努力,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。”她微微点头,眼角含着泪,却依然保持着那一贯的微笑。她的坚强、她的笑容,让我深感敬佩。

毕业的时候,小涵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。我在送别她的那天,感慨万千。她曾是那个自卑沉默的女孩,如今已然蜕变成了自信坚强的青年。回顾这三年,我所做的或许很平凡,但对她来说,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。

小涵走之前对我说:“老师,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怀和鼓励。是您让我相信,我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,有追求梦想的权利。”听到她的话,我心中一股暖流涌上,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。

作为一名职高教师,我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,但小涵的故事让我明白,教育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,更在于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自信与勇气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内心的自信与力量。而这份力量,或许就是他们未来面对生活挑战时最坚实的支撑。

小涵的微笑,如同一束温暖的光,照亮了她的前行之路,也照亮了我作为教师的心。







END

作者:郭梦云
编辑:潘岳
初审:李鸣
二审:胡振义
终审:潘明志
来源:






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