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乡的味道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作者:徐觅觅】 【发布时间:2024-11-21】 【点击量:

    有人说,好男儿志在四方,那我可能算不得一个好男儿,我只想守着家乡。我的家乡是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,生于斯长于斯,灵璧的水、灵璧的土早就随着一饮一食而浸透了我的血液和骨髓。

640 (53).webp

    乡野出生的孩子,大多是放养的。从有记忆起,我就穿着开裆裤,跟着一群“茶壶盖”、“鸭尾巴”满村庄疯跑,家乡话叫“打疯狗”。那会儿村里的鸡啊狗啊确实怕我们,时不时就有哪家喂养的小鸡崽子遭了“毒手”,奶奶或婶子们满村吆喝的尖声大约能让我们老实一个晚上。除打疯狗外另一样吸引小孩的事情就是听喇叭。每当村里有红白事,事主人家通常都会请来喇叭班子吹吹打打,热闹一番,喇叭班子有高中低档,最顶级的当属菠林喇叭。谁家若是请来菠林喇叭,那是相当涨面子的事情,村里人无事的都会来捧捧场子,小孩子更是喜欢热闹,通常前三排都是孩子——虽然听不懂,但就是开心。

640 (54).webp

    村子里最不缺的是树,盛夏时节,一树树浓荫里隐蔽着不知道多少“男高音”——那是雄蝉,雌的不会叫——听着它们嘹亮的歌声,我只想着它们的子孙——“知了猴”。好不容易等到天一擦黑,挎着家里的手电筒就出了门。田边上,河堰上,乃至坟地边上都是一群一群的人类幼崽,打着手电筒在树干上寻找着知了的幼崽,每当发现一只都会发出一阵欢呼。有时候遇到知了猴爬得比较高,就需要在同伴的托举下爬上去抓了。一晚上的“扫荡”,每个孩子多则分到十几二十只,少的时候则只有五六只,然而不论多少,我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去,央求奶奶取来盐罐子,把知了猴闷在里面腌制。第二天一早,奶奶就会取出知了猴,在铁锅里熥熟;而我眼都没睁开,闻着味儿就爬起来摸到灶台边上流口水。知了猴富含蛋白质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一口咬下去,外壳焦脆咸香,内里鲜嫩多汁,瞬间引爆十万八千个味蕾,顿时让我忘记肚皮上被树皮擦出的一百零八道血痕。美好的一天,从熥知了猴开始。

640 (55).webp

村边有条小河,夏日里是汉子和孩子们的消暑胜地。每到黄昏,辛劳了一天的村人们肩膀上搭着条毛巾,拎着洗发水就三三两两去下河洗澡。水面上扑通得最欢的就是小崽子们,大人们不用特地去教,扔下河喝几口河水就都学会了狗刨;而我,河都快喝干了,没学会。有时候我们会结伴去水浅处摸鱼,我因为不会游泳,落了个“旱鸭子”的诨号,却也得了个在岸上看鱼桶的闲差事,数着桶里不断增加的鲫鱼、戈鱼、白条鱼,脑子里就给它们裹了层面,想着它们在油锅里是如何地上下翻滚。等伙伴们都上了岸,均分了收获,各回各家,有的红烧,有的油炸。我喜欢油炸。奶奶炸好鱼,就会带着我,坐在院门口往村头望,等我爸妈回家吃饭。那时候我爸妈在村头的小学校上班。我也满是期待,他们下班回来,时常会给我带几个烧饼,偶尔还会有肉包子。那烧饼,一面酥脆,硬邦邦;一面松软,油汪汪——到现在我也坚持认为灵璧的烧饼甲天下!最美的还是跟着爸妈去赶集,一大早出发,等到买卖完毕就半晌午了,这时候一人两个大烧饼,一碗翻滚着红色肉片和绿色葱花的热腾腾的羊肉汤,直接把我送上人生巅峰。

后来,我去了城里读书。城市真好!到处是高楼大厦,遍地是大车小车,大街小巷里好玩的好吃的让我目不暇接,学校里的设备比老家的先进很多。然而,我却开心不起来,难以抑制地想家了。在异乡一千多个日夜的学习生活,我攒下了对故乡成吨的思念。自家的小院,院门口的奶奶;村边的小河,河里的鱼儿;河堰边的大树,树上的知了猴,夜夜都在我的梦里呼唤着我。

毕业后,我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故乡。

久违了,故乡!站在这熟悉的土地上,总感觉比大城市里的水泥地面要有温度,脚板和这土地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联系。空气中,飘来一缕炊烟,深吸一口,醇!香!我突然明白了——我割舍不了的就是这烟火气,是故乡的味道。





END

作者:徐觅觅
编辑:潘岳
初审:李鸣
二审:胡振义
终审:潘明志
来源:

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