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璧职高教学质量监控方案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作者:教导处】 【发布时间:2015-12-29】 【点击量:

灵璧职高教学质量监控方案

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,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学校工作重要的内容。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,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成效,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。为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的轨道,确保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,特制订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方案。

一、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

组  长:杨耀海(校长)

副组长:王凤华(副校长) 马道章(副校长) 李  浩(副校长)

成  员:马  峰  朱会文   王念习  谢庆久  娄可成  杨志飞  高明贤  赵  芳   吕  波  徐伟健  王维喜  刘  峰  刘培永  陈晓玲

各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 

    责任科室:教导处、教研室

二、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内涵

所谓教学质量监控,不仅是指通过对教学质量高低的及时测定和准确判断,使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获得反馈信息,调节和改进教学管理与教学实施活动,更是指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——教学活动本身的监控。

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面、多视角的检测与调控系统,包括目标监控、过程监控、效果监控、环节监控等。从“监控”本身功能来看,“监”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过程,“控”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,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。其中,“监”是基础,是手段;“控”是反馈,是目的。明确了“监”与“控”两个层面的职能和关系,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监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三、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

㈠教学过程的监控

 1.备课:从某种意义上讲,备课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学校要引导教师对备课质量进行自我监控。对教师备课提出以下要求:①以课程新理念为指导,从知识技能、过程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 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。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、方法,做到目标明确,方法恰当,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。③坚持集体备课制度,做到“合作研究、资源共享、个人提升、课后反思”,要求教师撰写课后记或教学反思。

    2.课堂教学: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。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,努力创设和谐、开放、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,形成自主、合作、控究的学习新方式。

3.作业布置:

①作业内容确定要紧扣教学重点,以巩固性作业为主,适当设计发展性作业。作业要少而精,作业量不能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时间。

②作业形式要多样,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技能发展。

③作业批改要及时,认真使用规范统一的符号。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。作业布置要杜绝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,超时超量的作业,惩罚性作业。

    4.教学质量分析:对单项、月考和期中、期末考试,要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。质量分析工作要有层次地进行,单项测试先由任课教师做出分析,再由备课组在汇总的基础上,形成分析报告,交教导处备案;月考由年级组进行分析,分析报告报教导处备案;期中、期末教导处进行综合分析,分析结果通报全校,并存档。各类测试都要分层次填好质量分析表,找出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,剖析具体实例,写明改进措施。把较差学科、班级和后进生的转化列为重点,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。

㈡教学效果的监控

教学效果监控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及监控的目标,采用灵活多样的 形式,力求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,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:

 1.书面检测:包括单项知识技能检测、阶段性小测、学科综合检测等。

    2.技能操作检测:包括学科单项技能的检测,可采用听、说。动手实验、课堂观察评价等多种形式。如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能力、朗读能力、课外阅读能力等方面检测;英语学科的听力检测;艺术学科唱歌、视听、鉴赏能力等方面检测。此类检测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方法、行为技能形成程度和实践能力。

四、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

㈠发挥四级监控功能,抓好教学常规。学校建立教师、教研、年级组、教导处、教研室四级级监控网络。教导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,重点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工作,起组织、协调、分析、反馈的作用。教导处要结合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,组织校本学习研修,对教师的教学观念、方法等进行培训,提升教师专业水平;要定期检查各科教师上课、作业布置与批改、考试等情况,发现不足,及时反馈、总结;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,研究、分析、讨论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。

年级组作为二级监控,起疏通、组织、调整、反馈的作用。教研组作为三级监控,负责组织制定各教研组教学计划,加强教研活动,做到计划、内容、小结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、有效果。教师是自我监控的主体,是具体执行、操作者,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关键的主体,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,明确教学质量与监控的关系,要正确处理个人教学与学校监管的关系,要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保持一致。

㈡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提升教学的质量

学校要狠抓各项教学常规制定的落实,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管理。质量监控体系要涵盖所有学科,真正落实全面质量观的要求。各学科注重优化阶段性测评,教导处注重加强对平时检测的次数,难易程度的管理。完善专业课、技能科的教学评价及监控,从教材使用,课堂教学情况,学科统一考查测评等方面进行监控,确保提高教学质量。

落实听课、评课制度,分管校长、教导处、教研室要深入教学一线,开展教学调研活动,及时把握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。分管校长、教导主任、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,并与执教教师及教研组(备课组)进行评课、议课。教学质量监控力求做到“四结合”: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;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;检查与指导相结合;自检与互查相结合。要把教学质量监控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,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、不断调节、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,使监控作用从单纯的监督、检查、评价向导向、激励、改进的方向发展。

(三)具体方法

1.班主任课堂听课制度。班主任每周至少深入班级听课兩次。通过听课了解本班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,把握本学科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,协调各科教师、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。搞好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,促进本班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2.任课教师报告制度。任课教师每周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(练习、复习)的实际表现,如实向班主任报告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,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,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。

3.课代表汇报制度。各科学习委员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反映,班主任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并及时跟任课教师交流沟通。

4.干部评课制度。业务干部分学科参与课堂教学研究与监测工作。听课方式以推门听课为主。每学期至少10节,听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课指导。

5.周二课堂开放制度。每周二所有任课教师对本校教师实行课堂开放。

6.每周研究课制度。以备课组为单位,每周至少举行一节组内的公开研究课。

7.骨干教师课堂开放制度。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青年优秀专业人才、备课组长对本校教师实行课堂开放。

8.课堂考核制度。课堂教学考核每学期举行一次,由教导处、教研室统一安排,以学生评教为主。课堂教学的考核成绩记入教师的学期考核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