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洪兰,我校提质培优系教师。她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,毕业至今一直躬耕于三尺讲台。“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”,当她第一次踏入师大校门,看到这八个金光灿灿的大字时,她被深深地触动了!学识渊博,师德高尚,这是她最初的梦想,也是她努力的方向!28年来,粉笔漂白了她的头发,岁月压弯了她的腰板,但她从未后悔自己最初的选择!她一直利用专业特长传道授业解惑,潜心于一线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,努力践行着一位师者的初心使命!
李老师曾说过,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,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爱心!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中职学校多是学生和家长“退而求其次”的无奈之选。每年我校招收的五千多名新生中有两多:农村留守学生多,思想偏颇问题少年多!面对这群智育难,德育更难的学生,特别在以前职业教育还不被社会普遍重视,不被家长普遍认可的大环境下,她硬是靠着一股韧劲儿,不放弃,不抛弃,一路摸爬滚打,花心思,找方法,求突破……这其中她流过泪,淌过汗,受过委屈,也有过埋怨,但收获更多的是内心充盈、生命充实的满足感!
从教以来,她被叫得最多的一个称呼不是“李老师”,而是“兰姐”!对待上课睡觉的学生,“兰姐”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拍一拍,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;对于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,“兰姐”会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,一个会心的微笑,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;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,“兰姐”会用小故事、小笑话来活跃课堂气氛,激发他们的求知欲……
这一声声“兰姐”的背后,有无数个感人的故事,也有无数个难忘的瞬间。2012年,她担任高一(8)班班主任,刚入学她就发现,班里一位名叫小丽的同学很特别,她怯生生的、不爱说话,每天都是独来独往的。一经了解才知道她是一个孤儿,在她八个月大时,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,从此她便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。为了温暖她那颗孤苦的心,她经常找小丽聊天,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;不时给她买一些生活、学习用品,还带她去家里吃饭。渐渐地,小丽开朗了很多,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。10月份的一天,李老师和全班同学又瞒着小丽,悄悄地谋划着一件事。那是晚自习最后一节课,教室的灯突然灭了,班里一片漆黑。这时候她捧着插满16根红蜡烛的生日蛋糕,缓缓地走到小丽的面前:“孩子,祝你生日快乐!”同学们欢呼起来,一起为小丽唱生日歌。那一刻,小丽哭了,泣不成声地说:“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,老师,我想喊您一声妈妈——”教室里一片抽咽声。后来,在她的多方协调下,学校减免了小丽的所有费用。这个在关爱和关注中生活、学习的孩子,最终以68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淮南师范学院。
播种爱是快乐的,收获爱更加令人感动,只要教师真诚地用爱心去呵护学生,就会得到爱的回报。有一次李老师不小心扭伤了脚,医生要求卧床休息。课间大休息,课外活动时间,许多老师和学生络绎不绝到家看望她。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,为了不落下课程,为了不再麻烦同事,她带着石膏回到了讲台。每天爱人把她送到教室,学生早就准备好了椅子和凳子;课间休息,男生女生争先恐后把她送到下一个班级,上完课他们把她背下楼送回家。“老师您安心在家休息吧,我保证老老实实的!”“我也保证不违纪,老师我扶您”……她忽然发现学生长大了,懂事了,她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些可爱的孩子。也许爱就在那不经意的一句话、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中传递。对于她来说这已经足够了,她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。
五月的一天,学生小林找到她说:“老师,感谢您对我的信任!”她感到纳闷儿,便问道:“谢从何来?”他说:“我逃课上网时您去网吧找,在宿舍等,您没有一句批评和指责,您给我的只有关爱;我每次写了保证后就一直在等您训话,可您没有,您给我的只有信任。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儿。我清楚地记得每一位班主任一而再再而三警告的情形。一次次的‘保证’给我带来的不是反悔,而是‘自得’。老师您的‘信任’,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。我第一次萌生了不再上网玩游戏的决心,做个让老师真正信得过的人!我如果再不改简直就不是人!班主任,谢谢您,是您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拉了我一把,改变了我的一生……”小林正是在“老师信任她”的心理暗示下完成了由“网游高手”到努力拼搏的蜕变。他让她看到了信任的力量!有时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语重心长的教诲,声嘶力竭的训斥,不都是基于担心学生不能改正错误的心理所做出的行为吗?而这些行为本身就带有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怀疑。李老师说,其实对犯错误的学生,我们更应该给予信任,一句鼓励的话,一个信任的眼神,都有可能挽救一个自暴自弃的学生。
在她从教的1万多个难忘的日子里,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在上演。她常常给年轻的教师说,每一个问题少年的背后,都有一份不为人知的心酸!我们给他们一缕阳光,他们就会灿烂!当任梦梦同学捧回全省文明风采大赛朗诵一等奖的奖杯时,你想不到她曾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叛逆少女;当潘小林收到心仪的本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,你想不到他一度是连家人都放弃的网瘾少年;当崔盛国被滁州学院舞蹈专业特招时,你想不到他曾是一个做事拖拉、练功磨叽的懒惰家伙;当合肥学院、安庆师大、阜阳师大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从四面八方送到学校时,你想不到这份荣耀的小主人三年前的中考分数只有三四百分,甚至更少!没错,这些都是她当班主任期间,和众多并肩作战的老师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!教师培养学生有如父母哺育子女,他们取得的任何一份成绩,都不求回报 ,也无需邀功,因为这是他们作为师者的责任和良心所在!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28年的坚守与付出,也让她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:安徽省优秀德育课教师、安徽省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、宿州市“三八红旗手”、灵璧县“敬业奉献”道德模范、灵璧县“三八红旗手”……这一份份凝聚着她的汗水和心血的荣誉称号,是对她的肯定,更是对她的鞭策!她的职业生涯有限,但爱与奉献永远不会终止!在以后的日子里,她将一如既往地扎根三尺讲台,守教育初心,担育人使命,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