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何惧万重山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作者:高燕】 【发布时间:2025-04-25】 【点击量:

中华之诗词歌赋独一无二,诗词歌赋之中华举世无双。在盛唐那个群星闪耀的文人圈里,我尊敬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饱含悲天悯人胸怀的“诗圣”杜甫;我欣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尽显清新自然风格的“诗佛”王维;但我更喜爱的是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彰显纯真浪漫、多情赤诚情怀“诗仙”李白。

图片

李白是多才自信的人。他觉得自己会飞,“我欲因之梦吴越,一夜飞度镜湖月”;他觉得能和太阳对话,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”;下雪时他看到的是“应是天仙狂醉,乱把白云揉碎”。哪怕喝多了宿醉未醒,也能醉醺醺的拿起笔一连写下三首《清平调》—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“一枝红艳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断肠”“名花倾国两相欢,常得君主带笑看”——让唐玄宗亲自拿起玉笛伴奏,杨贵妃拿起琉璃七宝盏斟上西凉州的葡萄酒,拜谢君王,上演一幕“贵妃醉酒”。李白坦言自己是“仙人”,一首《蜀道难》被贺知章大呼:“子,谪仙人也。”李白激动的热泪盈眶:“四明有狂客,呼我谪仙人。”自信心加持,从此就以“谪仙人”自居。即便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一片混乱,众人消极情绪十足之时,他的一首豪迈壮丽的七绝诗《将进酒》——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写尽他的豁达超脱与气势豪迈;他供奉翰林却不被唐玄宗重用,赐金放还之时,一首《行路难》——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再现他的积极乐观和倔强自信;仕途迫隘,一首自创的跌宕多姿的歌行体《江上吟》——“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笑傲凌沧州”尽显其藐视一切和傲岸不羁……

李白是有情有义之人。当年玉真公主特别欣赏李白的才情,不顾别人的反对坚持把李白推荐给京城的名流显贵,而且最后极力推荐李白见到了皇帝。当时的唐玄宗特别喜欢他,把他封为翰林学士。这是李白一辈子最荣耀的时刻,于是他很得意地写道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好像很狂,其实也很苦啊,因为此时的李白已经42岁了。李白感激玉真公主,“玉真之仙人,时住太华峰”,把她描绘成美丽而神秘的九天玄女,简直是他心中的女神。但太平日子没过多久,后来安史之乱爆发,李白的日子越过越苦,甚至还蹲过监狱。而玉真公主厌恶宫廷的权力斗争,出家为尼,隐居在敬亭山,所以李白生平最孤独的一首诗“众鸟高飞尽,孤云独去闲。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,与李白“相看两不厌”的并不只是敬亭山,而是隐居在山里的那个人——玉真公主,她是李白至死念念不忘的情感寄托和归宿。玉真公主70多岁时去世葬于敬亭山,而李白也在同一年死于当涂县,两人雕像彼此对望。 “常夸云月好,邀我敬亭山。相思不可见,叹息损朱颜。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内心里最牵挂的还是玉真公主。

李白更是有坚韧爱国情怀之人,他一辈子都用他的天真、执着、热爱去跟理想对赌,始终不改初心。安史之乱后,他带着妻子南逃安稳过活,好朋友的邀请让他再次心潮澎湃成了永王李璘府的幕僚,并为歌颂永王写了11首《永王东巡歌》,最后却在永王叛变之后因为这些“铁证”被划为政治犯,关进监狱。一年之后又被继续流放夜郎,赶上全国大旱,唐肃宗宣布天下大赦,刚走到白帝城的李白一首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”让世人感觉到了他那归心似箭喜悦之情,那一年李白59岁。重获自由,本以为自己已经看淡一切,但当得知李光弼准备率兵出征临淮,他又激动万分,老泪纵横——他心中对入仕的理想之火从来就没有熄灭过呀!所以他立刻请缨出征,哪怕只是一个小兵,毕竟他已经61岁了,而且各种疾病缠身。可惜他刚到金陵就病倒了,只能打道回府投奔在安徽当涂的亲戚家。第二年在贫穷和疾病中抱憾离世,一辈子为了入仕而四处奔走的李白“巨星”就这样陨落了。 

我喜爱李白,致敬他超越常人的赤城,欣赏他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首浪漫诗。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是我追求理想的滥觞,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是我坚信理想的高歌;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是我验证理想的涅槃。人生何惧万重山呢?今日之我更应立鸿鹄之志,坚定理想信念,用不拔之韧劲,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!




图片
END

作者:高燕
编辑:潘岳
初审:李鸣
二审:胡振义
终审:潘明志
来源:
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