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实施素质教育,改进美育教学,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。学校十分重视学校艺术教育,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人才。学校的艺术教育以学生活动为主线,以师生成长为目标,扎实推进艺术教育发展,走出了一条成效卓然的艺术特色教育发展之路。
一、艺术课程
我校牢牢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,在国家基础型课程设置上做到各系部、各年级艺术课程开足、开齐,艺术课程开课率为100%。除此以外,学校还提倡非遗文化进校园,利用当地本土文化进校园,活页教材辅助教学,艺术学科的教师能够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,通过欣赏、表演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,提高学生艺术修养。
我校艺术课程分音乐类、美术类等常规课程和非遗艺术课程,通常每个年级每班每周设置两节常规课程课。非遗艺术课程包括剪纸、奇石鉴赏、钟馗画、书法、拓片、泗州戏、菠林喇叭、舞蹈进课堂等。
二、艺术活动
学校注重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参与面广的文化艺术活动,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。学校以社团汇报演出、元旦联欢会、艺术节、书画展、青年歌手大赛、大合唱等为契机,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,让美育深入学生的心灵。学校不仅在校内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,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、市、区举办的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和文艺展演活动,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评价。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三、艺术教师
我校有美术教师11人,音乐教师9人,舞蹈教师7人,书法教师2人,非遗兼职大师8人。艺术教师的数量基本上达到了要求比例,并且教师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。
学校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参加省、市、县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与教研,提高教师专业能力。重视艺术教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。通过教研组的小组教研活动,来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质。在活动中主动学习,不断更新观念、更新知识、更新技能,提高自身能力。
四、条件保障
学校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的保障工作,充分考虑学生对校园文化设施的需求。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建有设施较完备的艺术教育的专用教室,基本能满足艺术课教学的需要。先后建设了音乐实训室17个、书法实训室2个、美术实训室8个、舞蹈实训室6个等专用艺术教室,充分利用这些场地开展艺术活动,使场馆利用率达到最大化;并添置大量的艺术教育活动设施设备,以确保艺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。
五、特色发展
特色项目与成果展示: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省市级艺术类比赛,如:学生赵新如参加安徽省技能大赛中“艺术设计”赛项、荣获省三等奖;学生张雯丽参加安徽省技能大赛“美术造型”赛项荣获省二等奖等;学生在宿州市第30届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评选中大合唱《热带的地方》荣获“一等奖”;学生在宿州市2023年中小学生合唱专项展演活动中《送别》作品荣获“一等奖”;学生在202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组声乐、器乐表演项目荣获团体赛“三等奖”等。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艺术教育的成果,也了解学生艺术素质的发展状况。
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在美术教育方面,2022—2024年在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《美术鉴赏与实践》作品连续三年荣获省“二等奖”。在音乐教育方面,2022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《合唱训练与创编》作品荣获国赛“三等奖”,2023年在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《合唱排练与实践》作品荣获省“一等奖”。
学校将继续强化艺术教育工作,让每位教师都重视发展学生审美能力,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健康成长,全面发展。除此之外还积极开展校本课程,发展艺术人才培养,开展非遗工艺品社团、泗州戏社团、舞蹈社团、模特社团、剪纸社团、磬石琴社团、赏石社团、书法社团、拓片社团、菠林喇叭社团等艺术类社团活动。
六、学生艺术素质测评
学校为检验艺术教育成果,了解学生艺术素质发展状况,定期组织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。以学校艺术学科老师为主体,根据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》,每学期按年级组织一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。采用技能实践和知识应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,依照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,灵活设置测试形式。学校通过素质测评,不断完善和改进艺术教育评价机制,为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质搭建更多自我展示的舞台。
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,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。我校围绕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从教师到学生,从社会到家长,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,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氛围。